今晚,当世运会开幕式的璀璨灯光点亮成都夜空,当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聚焦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一个问题悄然浮现:如何让世界真正“听懂”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古蜀名城?答案就藏在那些穿梭于赛场间的“桥人”身上。
从精算到实战:专业团队的最后冲刺
所有的“桥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专业精神,让我们听听来自各赛区一线译员老师们的真实感受:

世运会期间,我很荣幸能在四川省体育馆担任泰拳和自由搏击两个竞赛项目的交传译员。赛前,我一直从赛事规则、专业词汇、场馆规划、民俗文化等各方面为赛事口译做准备。在8月5号的技术会议当中,我遇到了裁判员计分规则、工作人员具体分工、设备器材领取办法等信息,紧凑的会议进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口译员不仅需要提前了解赛事本身的诸多细则,还需要以专注热情的态度融入到周围的整体氛围当中,才能既保证口译信息的准确完整,又能让听众感受到赛事项目的魅力与活力,从而为世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绵薄之力。
——武侯赛区石老师
从资质筛选到赛前培训,从经验匹配到最终考核,每一个环节都在见证“桥人”在世运备赛方面的专业和认真。世运现场节奏快、信息密集,唯有如此严谨和扎实的准备才能在赛场第一时间传递准确内容,让世界各地选手与观众无障碍沟通。“运动无限,气象万千”,我们是专业的“桥人”,我们准备好了!
——高新赛区汤老师
2025成都世运会让我们看到了赛事水平的提升、城市的进步和各方人员的成长。对于亲历过大运会的我而来,也是更大的鞭策与激励。在备战语言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从相关对接部门获得了非常全面、详尽的学习资料,让我们既感动又心生敬佩。资料的背后都是各环节工作人员及专业人士的良苦用心,令人肃然起敬。这份倾情投入,也燃起了我对此次赛事工作的更大热情与期盼。我们定会全力以赴,超越自我,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助力世运,交付满意答卷!
——高新赛区刘老师
在细致的专业准备背后,是语言桥对译员团队的暖心关怀。考虑到成都8月的酷暑天气,语言桥也特别为每位译员老师准备了清热解暑的藿香正气水,以及实用贴心的语言桥专属礼包——定制笔记本、晴雨伞、保温杯一应俱全。赛事专家何海交老师和大会展事业部负责人朱曼曼、朱亮,分别与译员团队进行了细致的赛前宣讲,就服务流程、注意事项等关键细节进行了专业指导和温馨叮嘱。
随后,我们也特别邀请各位译员老师参观了集团总部,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从翻译社成长为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的重要力量,译员们也深刻感受到品牌的深厚底蕴和责任担当。


不只是翻译,更是“成都故事”的讲述者
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到宽窄巷子的市井烟火,从“最成都”的慢生活到“最国际”的赛事标准,译员们承担的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成都城市形象的传播者。他们要让世界明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为什么能在大运会后再次拥抱世界级赛事。
作为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语言桥凭借语言服务行业头部品牌的深厚积淀,深知在世运会这样的国际盛会中责任重大。从火炬传递的“竹梦”之光到今晚开幕式的精彩呈现,从传统武术的文化底蕴到新兴项目的青春活力,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译员们用专业和热情,让世界准确理解成都的表达。




随着开幕式大幕即将拉开,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42名运动员汇聚成都,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的精彩即将上演,当“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主题响彻天府大地,我们相信:在专业语言服务的护航下,世界不仅能听到成都在说话,更能听懂成都在诉说着怎样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