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本无男女之别,只用一个“他”字统括。晚清以来,如何在汉语翻译中精确传达“he、she、it”的区别,成了一些传教士及翻译和出版界人士的苦恼。

妇女节快乐

  19世纪末,一位叫郭赞生的读书人翻译了英国儿童启蒙读物《文法初阶》,他用汉字“他、伊、彼”来分别对应“he、she、it”,这比刘半农发明“她”字早了近四十年(“五四”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黄兴涛梳理了大量民国时期与“她”字相关的史料后发现,刘半农等人提出使用“她”字,并非出于女性解放的考虑,而是为了解决翻译问题)。

  1918年8月15日,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译作《改革》时自添了两段说明文字,里面讲到刘半农 “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算是刘半农造字最早的公开。

  而周作人当时认为,现存的印刷字体里面没有“她”字,新铸字模会添许多麻烦,倒不如在现有的“他”字下面注一个“女”字来表示,更为方便。

  可见,不论对刘半农还是周作人来说,造新字是为翻译之便,采用何种字形更多顾及印刷技术问题,不涉及当时的性别讨论,在后来的各种论战中,“她”字的支持者也是从纯语言学、文字学的角度去为之辩护,即便遭受“不利于男女平等”的指责,他们依然着眼于语言学的问题,而非性别的问题。

  但这些新造字进入使用领域后,内在于其中的性别因素似乎立马得到了释放,与当时文学及思想界所倡导的女性解放形成了天然的联系。

  “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康白情在文章里回忆了一段自己参加学生联合会的经历,当时会场的讨论冗长而不能切中要点,是一名叫费兴智的女性站起来,用犀利简明的发言终止了这场尴尬,康白情忆及此处,用一个“她”字凸显了女性在公共事务上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她”字不因男女平等的观念而起,却在上世纪20年代的女性解放运动中激发出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