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英语时,相信大家都是从背单词开始,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能够将英语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可以说词汇是英语的基础,但不是所有英语词汇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中文对应词,相应的中文词汇也是如此。在英语翻译的词汇翻译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这里语言桥翻译公司就来分享一下。

英语翻译

  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决定了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译性。然而, 由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心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的不同,各种语言又呈现出互不相容的一面。这就使得某种语言中的词汇与语义在另一种语言中会出现空缺。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个性差异往往会构成文化交流的障碍。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在一部分词汇概念上的异同,汉语词语在英译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部分汉语词语在英译时可以采用对应直译法,表达简洁明了。

  汉英两种语言对客观事物的表达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反映在词汇上也就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在商务翻译时,有些汉语词语在英译时可以借用英语中人们熟知的单词、短语、表达方法等,使译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等方面与原文一样,达到真实、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另外,有些词语英语里本来就有,其汉语是由英语概念意译而来,所以这些词在英译时更要做到“追根究源”,找出与之完全匹配的英语表达,一般不可以用近义词来替换。例如开发公司”应译为“ development company”、“开放式基金”应译为“ open-ended fund ”、“开工典礼”应译为“ commencement ceremony ”、“平稳过渡”应译为 “smooth transition”、“强强联手”应译为“win-win-cooperation”、“人工智能”应译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T) 、“深加工厂”应译为“deep processing” 或“further processing”、“售后服务”应译为“after-sale services”、“双刃剑”应译为“double- edged sword”、“社会保险”应译为“social insurance/security”、“社会保障”应译为 “social security system”等。这些词在爽译时或可直接借用,或可找到與一一对应的关系。

  ②汉英词语所指相同或相似,但描述事物的着眼点不同,汉语英译时要遵从译语的语言视角来表达。例如三角恋爰”英语为“love triangle”,汉语以“恋爱”为中心词,“三角”作修饰语,着眼点在“恋爱”,而英语则以triangle为中心词,love为修饰语,着重其当前状态;“三角债”的英语为“chain debts”,从汉语的角度同一个“三角”,但英语里并不都用triangle这种形式,而是更加强调了“你欠我,我欠你”的连锁状态。而对于“手扶拖拉机”、“手杖”我们着眼于它的操作方式,两者均与手有关,而英语则着重于它的性能描述,分别译为为“ walking tractor”,“ walking stick ”。类似的还有“耐用消费品”为“ consumer durables”、“电话会议”为“conference telephone”、“死胡同”为 “blind alley”、“候机室”为“departure lounge”、“逃税”为“tax evasion”、“轮值主席”为“chairman on duty”等。这类词在翻译时要完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及描述事物的视角,不可对应直译,否则只能是让人不知所云。

  ③ 所指相同或相似,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汉英民族釆用了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此类汉语在英译时切不可“望文生义”,对应直译,而应 “入乡随俗”,取英语的习惯来表达。例如救火”的英语习惯表达为“fire fighting”,如果按汉语的字面理解,对应直译为“save fire”,则会贻笑大方了;”死机”为“system halted”,不能直译为“死 ” 了的计算机;“撞线”为“breast the tape”,汉语强调动作,英语着重接触部位;“跳槽者”为“job-hoppe”,汉语强调民以食为天,换工作是为了吃上好饭,即与动物的食槽相连,但英语里只强调从工作中“跳离”。同样,以下的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均能找到相应的习惯表达。此类词语英译时通常不能按汉语直译过去,如“烤烟型卷烟”为“Virginian-type cigarette”来电显示电话机”为“caner ID telephone” ; “市话”为“local calls”,“裸机”为“ bare mobile phone”,“ 囊括”为“ complete a sweep”,“碰钉子”“ get snubbed”,“皮包公司”为“bogus company”,“抢购”为“panic buying”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以前认为不可“直译”的东西也有了直译的趋势了。

  例如汉语中的“饺子”、“包子”、“元宵”以前在英语里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时都统译作dumpling,现在“老外”们更喜欢译作jiaozi,baozi, yuanxiao。再比如像上面提到的“拳头产品”,在汉语思维中,以拳头作为老大, 可以意译作“the most competitive products/key products”。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汉英大辞典》列出了 “这一用法,也是遵从这种文化交流中一种“以我为主”的硬译做法。好在语言以习惯为主旨,与文化紧密相连,无所谓权威正解,出现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而且可以预计,这种硬译的趋势还将不断增强。

  以上就是语言桥翻译公司对于英语翻译中词汇翻译注意事项的介绍。如果您有英文翻译的服务需求,可通过语言桥人工翻译网的在线客服与我们取得联系,获取到相关的语言服务解决方案。